根据中医辨识失眠类型,让你再睡不愁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7-26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睡眠不深、易醒、早醒等症状的综合症,病人常常会感到头昏脑胀、倦怠不堪,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等症状,进而影响生活及工作质量,甚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中医认为,失眠的致病原因与人体内环境、精神状态、情志因素、日常生活习惯等广泛相关。辨识失眠类型,有助于理解病因和调整治疗相应的中药或针灸疗法。

  中医将失眠归纳为五种类型:

  1. 心神不宁型

  主要症状为心烦、躁动、易醒等。中医认为,心神不宁的症状通常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多与紧张、焦虑、暴躁等情绪及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此时应改变心态,保持心情愉快。食疗茶饮方面,可选择莲子粥、红枣枸杞茶等。

  2. 脾虚湿阻型

  主要症状为贪睡、胃胀、口干、口淡、倦怠、易发胖等。中医认为,因过度思虑、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脾气虚弱,结果肌肤失养,影响精神和睡眠,调理方面,宜于保养胃脾、祛湿化痰,以保持身体内部环境整齐。可选择多吃鸡肉、鱼类、大蒜等,以及服用黄连等中药调理。

  3. 肝郁气滞型

  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烦躁、失眠等,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中医认为,肝郁气滞与人们通常俗语“肝火上升”有关系,多由于忧愁多虑,或因情绪波动等引起。治疗时以“平肝息风”为方向,可选择服用柴胡、黄连等中药及针灸。

  4. 肾虚阳亏型

  主要症状为四肢畏寒、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头晕目眩、易怒、失眠、遗精等。中医认为,肾虚阳亏型失眠多系繁忙工作压力过大、体力消耗过度等因素引起,应以“补肾使阳”为概念调理。在饮食方面,可选择服食桂圆、枸杞、狮子头、鹿茸等,也可进行温补针灸治疗。

  5. 血虚心悸型

  主要症状为心慌、气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中医认为,血虚心悸型是失眠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与营养缺乏或长期疾病引起的虚损有关。调理时选用“补血益心”为中心思想,可选择补气、补血的人参、鹿茸等药物进行疗护。

  总之,失眠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中医认为针对不同的类型,去辨证治疗,是一种更为准确地治疗方法。在治疗失眠方面,要积极调整心态、改善作息规律、合理安排饮食习惯、恰当运动,以及进行中药或针灸治疗,再结合经常进行心理调节,方可避免失眠的反复出现,做到身体和心情的平和,真正实现良好的睡眠品质。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