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上热下寒,预防疼痛从中医入手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7-25

  痛风是一种顽固性关节炎,以急性关节炎或暗发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病因多为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内,引发非常剧烈的疼痛和炎症反应。而痛风的症状多表现为“上热下寒”,即病人有高热、持续的关节疼痛、发红、肿胀等症状,同时又伴有手脚发冷、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表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在现代医学中,痛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尿酸降低药等。但中医讲究“治未病”,对于痛风的治疗也有独特的方法。

  首先,中医强调“内因治疗”,要从体内治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咖啡、茶、可乐等高嘌呤食品的摄入,多喝水、鲜奶、鲜果、鲜 蔬菜等碱性食品,有助于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和沉积。

  其次,中医讲究“针对症状治疗”,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通过按摩、艾灸、中药等方式缓解症状。比如可以选择艾灸肾经穴位、劳宫穴等穴位,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关节部位的炎症和疼痛。

  另外,中医讲究“外因治疗”,这里主要是指中外结合,采取多种方法,加强理疗、物理疗法等体外方法,如针灸、拔罐、理疗、足浴、氧疗等,这些措施均可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降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治愈率。

  总之,尽管痛风症状上热下寒,但只要我们从中医角度出发,采取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症状开展了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就能够控制病情并预防疼痛的发生。虽然痛风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但坚持中医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相信完全可以摆脱痛风的困扰,摆脱上热下寒的痛苦,返还身体的健康与舒适。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