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中医治好心律失常?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7-20

  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症状包括心跳过速、心跳过缓、心跳不齐等。中医理论认为,心律失常主要是因为心脏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因此,在治疗心律失常时,采用中医疗法可以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草药调理心律

  中药调理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此类治疗方法比较温和,药效稳定且不易产生药物依赖。常用的中药有丹参、枸杞、山楂等,其中丹参具有疏通心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枸杞和山楂则能够增强心脏功能调节能力。当然,在选用中药治疗时,还应注意中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一切疗法都应由中医专业人士根据病人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和选择。

  二、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疗法中常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式,通过针灸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来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针灸治疗心律失常,一般选择“太阳心经”、“少阴心经”和“厥阴肝经”等穴位,可以有效调节心脏的功能,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针灸治疗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长期采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三、饮食调理

  中医饮食治疗法着重调理人体气血、阴阳、五脏等各方面的功能,用饮食调理来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身体机能。一些具有滋补心脏和调理心律的食物,如黄芪、山药、龙眼等,可以帮助调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久病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有益心脏的食物,如核桃、红枣、鲫鱼等。

  总之,中医疗法治疗心律失常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且用药温和、无副作用,还有养生保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适度锻炼身体等措施,也是预防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