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医治心律失常?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7-17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节律不正常,表现为心跳速度、节律和强度不同于正常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的医治,可能引发突发性及危险性的疾病,例如心绞痛、心肌梗塞、晕厥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由于五脏和六腑的功能失调导致的。因此,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五脏和六腑的功能进行调整。

  首先,中医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健康。过度饮食或饮食不均衡会影响脾胃及肝肾功能,使身体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因此,中医师建议患者要规律饮食,少食油腻、辛辣食品,避免食用过多的糖和咖啡因。

  其次,中医推崇通过调整身体的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例如,可采取针灸、草药疗法或推拿按摩等方式,往往可以有效控制心跳过快或过缓等心律失常的症状。

  中医将关注身体的整体平衡,对内外环境进行调整,是治疗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环。患者能坚持中医师的建议,调整好饮食和作息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心理压力,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心律失常,并提高整体的身体健康水平。

  总之,中医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虽然需要对症下药,但是,总体上是从调整人体机能出发,缓慢而胜利地治愈疾病,同时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更是治愈心律失常的根本初衷。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