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7-15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那么,高血压是怎样引起的呢?在中医学中,高血压的形成主要与“气”和“血”失调有关。

  首先,我们来看看“气”的角度。中医认为,气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的发生与肝阳亢盛有关,即肝脏过旺,向上蓄发,形成肝阳上亢。这种肝阳上亢使得人体阳气过盛,激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

  其次,从“血”角度来看。中医认为,血液在人体中运行着营养与水分,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作。然而,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当等会导致体内湿气及湿热的蓄积。在中医术语中,湿热正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湿热蓄积使得体内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与情绪的波动也密切相关。情绪的不稳定会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直接影响。当人们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或愤怒等情绪状态下,心理紧张使肝气失调,内脏功能紊乱,导致血压升高。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形成涉及多个方面,其中与“气”和“血”失调关系密切。因此,调节饮食结构、保持身体活动、积极应对情绪,都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方法。

  在饮食方面,可以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和水果等,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和盐分。此外,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水平。

  情绪调节方面,可以通过放松身心,进行深呼吸、冥想等呼吸法,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保持情绪的平稳。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产生是与“气”和“血”失调密切相关的。通过中医养生方法,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适量运动、积极调节情绪,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希望通过中医科普,让更多的人了解高血压的成因,并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享受健康的生活。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