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成因和病理变化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6-30

  胃溃疡是一种胃部疾病,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粘膜受到侵害导致。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呕吐、恶心等。以下分别从病因和病理变化两个方面解析胃溃疡的成因。

  病因:

  1.食物因素:长期饮食过于刺激或过硬,导致胃部黏膜损伤,也容易引起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

  2.生活习惯:过度饮酒、吸烟、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和损伤,加重病情。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与胃溃疡的发生相关,有些人天生胃酸分泌过多,易患胃溃疡。有家族史的人应特别注意。

  病理变化:

  1.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中存在着负责分泌胃酸的细胞,胃酸对于胃的消化有重要作用。胃黏膜的正常状况下,胃酸分泌和分泌抑制可保持平衡,但当胃黏膜受到侵害、感染时,胃酸分泌可增加,进而导致胃溃疡发生。

  2.胃黏膜受损:胃黏膜受到物理刺激和化学损伤时,会导致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物质对胃黏膜的侵袭,从而促进溃疡形成。

  3.胃泌素、组胺等介质升高:胃泌素和组胺等物质的产生和释放也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当这些物质的负反馈或制约机制受到影响时,就会导致胃酸分泌和制造胃溃疡的发生。

  总之,胃溃疡的成因复杂,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中医认为胃溃疡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虚弱、饮酒、吸烟等因素引起的胃气虚弱,其致病根本在于胃气虚弱、脾气不和。因此,在治疗胃溃疡时,应注意调节情志、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等综合治疗。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