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多发于婴幼儿时期的心脏结构异常,是世界各国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病因复杂,但洞察其症状,我们能更早地发现问题和提供帮助。
一、孕期异常提示
孕期保健对于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一旦妈妈出现孕期异常,如心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那么胎儿患先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妈妈们应保持规律的产前检查,以确保宝宝能在最佳环境中发育。
二、出生后无力喂养
如果新生儿出生后表现出吃奶无力、疲乏乏力等症状,特别是口唇、指甲变蓝紫色,体重增长缓慢,这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信号。因先心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婴幼儿会感到吃奶吃不饱,无力哭泣,常出现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生长发育不良
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将经过肺部氧合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儿童患先心病时,心脏功能异常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影响生长发育。患儿往往会有生长迟缓的问题,体重和身高无法达到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四、频繁感染或发作性呼吸急促
心脏缺陷会降低患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儿童若有频繁感染、反复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这可能是由于先心病引起的心血管异常导致肺循环不足,影响肺部功能。
五、体力活动耐受差
患有先心病的儿童常会表现出体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的状况。运动会让儿童的弱势症状更明显,表现为运动后乏力、疲倦或胸闷、呼吸急促,甚至昏厥。这是因为心脏结构异常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使儿童的体力活动耐受力降低。
六、指甲、口唇发紫
由于先心病造成的氧合不足,儿童的嘴唇、指甲常会呈现发紫现象。这是一种青紫色或暗紫色,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截然不同。若出现这种现象,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通过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我们不仅能够更早地帮助宝宝,也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家长们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出现症状,切勿掉以轻心。尽早检查和确诊,是保护爱心宝贝健康成长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呵护他们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