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失眠还干呕?中医解读失眠和胃问题的关系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10-14

  失眠和胃部不适是现代人普遍的健康问题。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晚上入睡困难,早上起床提不起精神,一天下来提不起干劲。而且半夜醒来,可能感觉到口干舌燥,甚至干呕或者反胃。那么,失眠和干呕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脏相互关联,失眠和胃问题其实早已在体内协作。阳明经是人体的一个经脉,控制肠胃的功能。如果经脉有障碍,可能会影响到消化系统,导致胃肠不适的症状。经过它的穴位和腧穴,也能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中医学把失眠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阳虚型、阴虚型和气滞型。其中,气滞型失眠会有口腔干燥、口臭、口干舌燥、胸闷难受等症状,这些都与胃相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气滞型失眠呢?

  原来,胃肠功能失调可能导致胃气上逆,也就是胃酸反流到食管和口腔。这样就容易烧灼口腔、舌头和喉咙,口腔干燥、口臭、口干舌燥也就产生了。而当胃酸进一步刺激到横隔膜附近的神经时,就会导致呕吐、反流等症状。失眠和干呕的关系在这里就连成了一个环。

  然而,中医中总提到“气滞”,那么,气滞都有哪些表现呢?气滞包含了胃气滞、肝气滞和气血瘀滞,这三种气滞都能引起精神萎靡、头晕、疲劳等症状。而伴随着失眠就是口干舌燥、口臭等一系列口腔症状,因此气滞是导致失眠和口腔不适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调理才能缓解气滞和失眠症状呢?中医认为气滞都和情绪和饮食习惯有关。对于胃气滞和肝气滞,调整饮食、情绪是关键。饮食要清淡,避免重口味、辛辣食物,情绪上要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激动或者过度紧张。对于气虚失眠,可以通过某些药膳调理来起到滋补益气的作用。

  总之,失眠不仅会导致情绪、免疫力下降,而且还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口腔不适等症状。了解中医理论和调整生活习惯可以保持健康的胃肠和愉悦的心情,从而达到舒缓失眠症状的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失眠和胃部不适,尝试中医药和饮食调理,以保持身心健康。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