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又称为脂肪性肝炎,是由于人体脂肪代谢紊乱,造成大量脂肪堆积在肝脏内部所引起的疾病。据统计,目前脂肪肝已经成为了我国常见的肝脏病之一,且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
那么脂肪肝是怎样引发的呢?
1、不规律的饮食
常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会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并集中沉积于肝脏,容易触发脂肪肝。此外,喜欢快餐、油炸食品等高碳水化合物及糖类的摄入过多,也会导致能量过剩,加速脂肪肝的发生。
2、缺乏运动
人体运动可以促进消耗脂肪,如果久坐不动,会使体内脂肪聚集而导致脂肪肝。
3、肥胖或肥胖与糖尿病共存
肥胖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之一,脂肪肝与糖尿病不仅常常共存,而且两者相互影响,合并呈现更严重的脂肪肝。
4、长期饮酒
酒精是肝脏的首要毒性物质,长期酗酒可直接导致脂肪肝,且脂肪肝与酒精的作用会相互促进,达到协同效应性的加重。
以上就是脂肪肝的成因,针对不同的成因,我们还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中医认为,脂肪肝病符合“湿热内蕴”、“脾虚不能运化”、“肝肾阴虚”等病因治疗原则,可以采取中成药、针灸、推拿、艾灸等综合治疗方法。中成药方面,可采用健脾祛湿、清热解毒、平肝养肝等方剂治疗;针灸方面,可选取足三里、太冲、膻中等穴位进行调理,促进气血畅通;推拿方面,可根据体质类型差异进行分类选择;艾灸方面,可在脐部、贴肝气穴位、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治疗。
当然,在治疗的同时,首先要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适当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等的食物摄入,控制能量摄入。合理运动,促进体内脂肪燃烧并有利于改善肝脏代谢功能。避免大量饮酒以及控制体重等方法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总之,针对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多方位的注意和控制,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可以预防脂肪肝的进一步恶化和肝脏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