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以通过运动降下来吗?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10-11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长期处于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加重糖尿病和肾脏损害等问题。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有16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多数病人并未得到有效治疗。

  除药物控制和饮食调理之外,适量运动同样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措施。运动可以促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减轻体重等作用,对高血压病人的康复和健康非常重要。

  运动减压是缓解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运动降压的原理是通过加速心率,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来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病人,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太极拳、瑜伽等)是不错的选择。一项研究表明,每周累计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改善血压,对轻度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更好。

  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运动不能过于激烈和剧烈,否则会适得其反。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剧烈运动会使心率和血压暴涨,导致血管受损,加重高血压病人的病情。因此,高血压病人在进行运动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适量、规律、热身是运动的三大“法则”

  首先,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运动必须适量。一方面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从而起到减轻血管的压力的作用;但是同时也需要控制运动的强度,避免不能承受的剧烈运动。

  其次,高血压病人应当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规律而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可以稳定运动状态,及时调整身体状态,让身心得到整合。

  最后,热身运动同样重要。一方面可以避免运动损伤,另一方面热身可以激活身体,提高运动效果。高血压病人在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热身运动。

  总之,高血压病人可以采取运动的方式来缓解病情。在选择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上,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认真遵照三大法则,运动对于降低高血压的有效性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