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过高,在肝脏内积聚的脂肪超过正常量的5%以上,造成了一些问题。
脂肪肝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脂肪会被肝脏吸收和分解,然后再经过肝脏的代谢处理而排出体外。但是,当体内脂肪过量,肝脏就难以全部处理掉脂肪,从而导致了肝脏内脂肪含量过多。
脂肪肝的病因
导致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不均衡: 饮食习惯是影响脂肪肝最主要的原因。如经常摄取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肝脏负担,而过多的饮酒也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2. 代谢障碍: 代谢障碍是脂肪肝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都会导致人体脂肪代谢的失调,从而引发脂肪肝。
3.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等,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致使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
脂肪肝的症状
脂肪肝是一种潜伏的病症,不太容易被发现,一些人可能不会有显著的症状。但是,在肝脏逐渐受损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以下症状:
1. 腹痛、上腹不适: 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胃肠功能异常等现象。
2. 肝部容易触痛: 肝部容易触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而且随着肝脏逐渐受损会加重。
3. 发热、全身不适: 有些人还容易发热、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症状。
脂肪肝的治疗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是减肥、控制糖尿病、戒酒等。饮食要多样化,适量摄取高纤维素的食物,减少饮酒,生活习惯要规律。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肝湿”、“气滞”“脾胃虚弱”等证候,中医治疗应以调节肝胆功能,祛湿利胆,化痰除瘀为主。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针灸、艾灸、拔罐、推拿、刮痧等手段,进行有效治疗。
总之,脂肪肝虽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控制饮食习惯和药物治疗等方式都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合理进行中医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但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