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睡眠质量不良的一种睡眠障碍,是常见的问题。据数值显示,全球有超过2.6亿人处于慢性失眠状态。研究表明,大部分失眠发生在40~59岁的人群,其中女性受影响比男性更严重。
从中医的角度看,失眠是因为心神不宁,肝郁气滞等多种原因引发的。在中医诊疗中,医生首先会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皮肤黏膜、查看舌苔、测量脉搏等方式,来判断患者的失眠脉象,从而进一步确定病因,并给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失眠症状与中医脉象的关系:
1. 脉数快而弱
此种脉象表现在夜晚经常醒来,难以入睡,持续时间较长。这可能与心胸郁闷、气血不足等有关。治疗方法常采用中医养心、补肝血为主的方法。
2. 脉数偏快
偏快的脉象表现在忧虑不安,身体常处于紧张状态且易于疲劳。中医治疗可采用得悦方、安神药等。
3. 脉数偏慢
如果脉象偏慢,会导致睡眠浅,容易醒来且难以入睡。治疗手段常采用中药经络通窍,提高血液循环为主。
4. 脉数偏大
脉数偏大表现在情志失常、精神亢奋、头晕等,难以让人保持安静的状态,进而影响睡眠。中医治疗可采用柿饼蒸鸭蛋、升阳虚火等方法。
总体而言,不同的脉象表现不同的失眠症状,因此,诊疗时需要全面掌握患者症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失眠虽然不是生命危险的疾病,但长期失眠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面对失眠问题时,除了积极寻求中医的诊疗手段,改变生活习惯,保证规律、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中医针灸为何能祛病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