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及其临床表现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10-06

  过敏性紫癜及其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英文名: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下淤血和出血点,特别是在四肢的关节和肌肉处。临床表现与患者的免疫状态、病程和发生机制有关,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初发型

  初发型过敏性紫癜病人通常是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该类型表现为持续性的紫癜及皮肤出血点,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过敏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胃肠道出血、肌痛、肝脾肿大等症状。

  2.慢性型

  慢性型过敏性紫癜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皮肤紫癜、带状疱疹和水痘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疹。该类型疾病进展缓慢,但会出现胃肠道出血、肾病综合症等症状。

  3.关节型

  该类型主要表现为肩、肘、手腕、膝、踝等关节疼痛、肿胀和红肿,常伴有皮肤出血点、紫癜等症状,类似于风湿病。严重者会出现范围性皮肤坏死、神经系统损害等症状。

  4.肾型

  肾型过敏性紫癜极为罕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症状。该类型疾病预后差,容易转变为恶性肾小球肾炎。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因素、传染病、食物和药物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是因为体内湿气凝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调形成的。治疗方面应根据临床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中药治疗可以通过祛风、祛湿、活血、消肿等方面通经活络,调理机体免疫力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在治疗中应避免过敏原和发热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医生应根据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和食物刺激,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加速康复。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