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为什么要分型?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8-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因为长期高血糖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引起的疾病。根据病理、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的不同,糖尿病肾病一般被分为五型。

  一、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但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也称为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型糖尿病肾病,是最早期的肾损害。其临床特点是早期无肾功能异常,但在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方面确实有异常表现。

  二、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肾小管功能异常:也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型糖尿病肾病。发病较迟,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管功能紊乱,包括高渗尿症、低渗尿症和尿酸代谢异常等。

  三、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伴有蛋白尿:也称为Ⅰ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比较明显,长期高血糖可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引起蛋白尿。

  四、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伴有肾小管功能异常、血浆肌酐升高、伴有高血压:也称为Ⅱ型糖尿病肾病。这是第二型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表现,发病时间比第一型糖尿病肾病晚,但危害程度不亚于前者。

  五、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伴有肾小管功能异常、血浆肌酐升高、无高血压:也称为Ⅲ型糖尿病肾病。类似Ⅱ型糖尿病肾病,但高血压病变不明显。常见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及年龄较大者。

  为什么要将糖尿病肾病分型呢?这是因为五种类型的糖尿病肾病病程、预后、治疗、干预都有所不同。根据糖尿病肾病分型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更加精准,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的化疗效果和保肾效果。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按照类型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为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