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容易患上这种疾病。而糖尿病患者还会面临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肾病。据统计,约有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肾病,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肾病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肾病。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能够排泄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调节血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然而,糖尿病会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慢性肾衰竭。这是因为,血糖长期高于正常水平会造成微血管病变,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微血管不断受到损伤,以致功能损失。
其次,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也会影响肾脏的其他功能。肾脏对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和调节也会受到影响,导致体内的代谢紊乱。而且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还会使免疫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肾病的发生。
最后,糖尿病患者一些良性肿瘤,如胰岛素瘤,浆细胞瘤等,也会导致肾病的发生。这些良性肿瘤会分泌一些激素和生长因子,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肾病的发生。
从中医角度来看,中医认为肾主骨,主治生命之本,人体精气之源泉都在肾,是人体最基本的脏器。肾与膀胱相连,主司水液代谢,如果肾的功能失调,志为尿频、尿急、夜尿、尿少或者尿失禁等。另外,中医认为糖尿病是因为脾胃失调所致的,脾主运化,运化失常则引起能量代谢障碍,使养分无法提供给身体需要,导致营养素分解代谢不畅,进而影响了血液中糖的水平,从而诱发了糖尿病。而糖尿病后,能量不能通过正常的代谢转换,进而引起了机体代谢的毒性作用,导致肾小球被损伤特别严重。
目前,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仍是最有效的方法,而糖尿病患者也需要积极控制自己的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和运动,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药物治疗,精心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中医调理可增强肾脏功能,促使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并且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肾脏栓塞分解脂肪,运动同时释放能量,也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和肾病都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