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成因与机理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8-1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于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受损引起的一系列肾脏疾病。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其并发症中,DKD是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一种,患者的肾脏功能逐渐减弱,最终导致肾衰竭。

  DKD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有关。目前,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糖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导致体内血糖浓度过高。长期高血糖不仅会造成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各种代谢障碍,还会影响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加剧肾脏损伤。同时,血压也是影响 DKD 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的存在加速了肾脏微血管的硬化和狭窄,降低了肾小球的滤过率。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对体内废物进行过滤和排泄,同时还对体内水、电解质等进行调节。糖尿病状态下,除了血糖和血压之外,还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导致 DKD。例如,慢性感染、自身免疫和药物等,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中医认为,肾主水,肾气充盈、肾阳旺盛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水液代谢,增强肾脏的活力,从而防止DKD等肾脏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由于遗传因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对 DKD 产生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减轻病情的恶化。中医中也有许多对于肾脏保健的方法,例如运动、食疗、穴位按摩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总之,预防和治疗 DKD 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