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致病原理及中医治疗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8-1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或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致病原理为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状态所导致的血管病变和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

  在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会受到损伤,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以及细胞因子等炎性反应的产生,进一步影响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另外,高血糖还会影响肾小管和间质组织,使其受损和硬化,从而导致肾脏功能衰竭。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肾“虚实”不平衡引起的。其中“实”主要指肾脏与体内湿热、瘀血等物质的积累,而“虚”指肾脏本身的气血不足。治疗糖尿病肾病需要根据患者的实虚情况,针对性地选用中药治疗。

  对于实证型的病人,可选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及活血化瘀等方剂。例如,龙胆泻肝汤是一款清热利湿的方剂,适用于肝胆湿热型糖尿病肾病。对于虚证型的病人,可选用滋阴补肾、调和气血等方剂。例如,六味地黄丸是一款滋阴补肾的中药方剂,适用于糖尿病肾病的阴虚证。

  除了中药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饮食宜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高蛋白的食物摄入,增加蔬果、豆类等摄入量。生活上应保持身体适度运动,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肾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的致病原理是由高血糖状态引起的肾小球微血管损害及肾脏积聚湿热、瘀血等因素导致。中医治疗的核心是根据患者的实虚证候选用中药方剂,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达到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的目的。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