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中医角度解读 祛风除湿 辟瘀保脑 健康路上 更安稳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8-10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血管供应异常,导致脑部缺氧、缺血以及血管突发性破裂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这是一类常见而危险的疾病,不仅容易导致中风,还可能引发认知障碍、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医提供了独特而细致的中医药方案。

  在中医看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体脱常的“风湿”现象、以及体内的“血瘀”问题密不可分。具体而言,中医分析了脑血管疾病中的主要病因为肝风与湿热两种体质的失调。这两种“风湿”体质会在身体内部蓄积阻塞血管,导致重要的脑血管供氧问题。因此,中医推崇经常祛风除湿以及辟瘀保脑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中医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核心方法之一是通过改善人体的风湿体质。中医认为“风”为邪恶之气,容易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在脑血管疾病中,“风”即指的是中风,通过调理体内的风湿体质,可以减少中风发生的机会。中医对于风湿体质的常见治疗方法有循经活血和疏风化湿。例如,常用的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而达到疏风活血的目的。

  另外,中医也重视辟瘀保脑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血瘀有直接关系。因此,中医推崇的是经常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疗法,如川芎、丹参等。这些中药可以改善血液的流动性,防止血管进一步阻塞,从而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当然,为了更好地防范脑血管疾病,中医还强调日常生活方式的调节。例如,提倡饮食健康,少食高油、高糖食物;坚持适度运动,增加体力和耐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等。这些健康生活习惯不仅能够改善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能够减少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但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类疾病。通过祛风除湿和辟瘀保脑的方法,改善体内湿热和风湿的状况,提高脑血管的供氧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饮食健康,适度运动和保持情绪稳定,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面对这一类疾病时,中医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角度和治疗方法,让我们更加安心地走上健康的路程。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