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养生福音:中医讲究,粥能调养!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8-10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习惯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心律失常的患者逐渐增多。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紊乱,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可能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虽然西医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但中医养生理念中,调理饮食亦有重要地位。中医认为,心律失常多与心脾虚弱、气血不足有关,那么,通过食疗调理,选用适当的粥品能够帮助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

  首推的是薏米粥,薏米性质温和,味甘性微寒,能够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中医认为,薏米粥具有健脾益气、清湿利水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水湿停聚的人群。心律失常患者多数伴有心悸、气短等症状,此时喝薏米粥能够缓解病症。制作薏米粥时,将薏米洗净,与大米、红枣一同煮粥,慢慢熬煮,既保留了薏米的营养成分,又增加了粥的可口度。

  其次是山药粥,山药被中医视为滋阴补肾的重要食材,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胃、补肾固精的功效。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心慌、失眠等症状,山药粥对心悸、神经紧张等症有效缓解。制作山药粥时,可选用山药与糯米一起煮熟,或者将山药磨成泥状搅拌入粥内,更易吸收。

  再次是百合粥,百合性平、味甘淡,具有补心清肺、滋阴润燥的功效。中医认为,心律失常往往与心肺功能失调有关,此时饮用百合粥可以起到净化心肺、安抚神经的作用。百合粥制作简单,只需将百合与大米一同煮熟,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最后是苡仁粥,苡仁能健脾益胃、凉血安神,对心律失常伴有失眠、心悸、烦躁等症状的患者有一定帮助。制作苡仁粥时,可以将苡仁与糯米一同煮熟,口感绵软,既美味又有养生作用。

  总而言之,心律失常虽然多由心脏问题引发,但中医认为,饮食调理同样重要。以上所提及的薏米粥、山药粥、百合粥和苡仁粥都是中医常用的食疗方剂,对心律失常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然而,个体差异较大,心律失常患者在选择粥品时,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以便制定更加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总结起来,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适当选择薏米粥、山药粥、百合粥和苡仁粥这些食物进行食疗调理,但需注意个体差异,避免选择对自身不适的食材。饮食调理只是心律失常治疗的辅助手段,患者还需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让我们从养生做起,共同维护心脏健康!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