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注意身体信号,谨防潜伏风险!

来源:宏韵中医     时间:2023-08-10

  高血压,也被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由于心脏泵血推动血液进入血管时,压力过大而引起的。据统计,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然而,高血压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只有认真观察自身身体信号和定期检测血压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管理,以避免引发脑卒中、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在中医上被称为“头痛病”、“眩晕病”,常见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其中,头痛是最为典型的表现之一,多为搏动性头痛,呈发作性存在。头晕是指视物旋转或倾斜感,有时伴有肢体无力、乏力等症状。耳鸣则是指耳内出现嗡嗡作响、呼吸、心跳声等,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此外,高血压还会引起心悸、胸闷、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高血压虽然多见于老年人,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节奏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年轻人也越来越容易成为高血压的“受害者”。因此,不仅老年人,年轻人也应该重视高血压这一健康问题,及早进行预防和干预。

  中医药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与肝火上升、肾虚引起的水液代谢紊乱有关。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原则在于清肝泻火、滋肾养阴,从而达到调节血压的目的。具体而言,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汤剂、针灸、拔罐、推拿等,这些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除了中医治疗,高血压患者还需采取一系列的生活方式干预,以控制血压的升高。首先,合理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应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此外,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酗酒和吸烟等也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方法。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但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十分重要。患者要留意自身身体信号,及时测量血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中医的指导下,结合合理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保持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高血压,谨防潜伏风险,享受健康的生活。

疾病科普